首页 >> 配音总汇 >>配音朗诵知识库 >> 金话筒得主纪青云谈朗诵表演艺术
详细内容

金话筒得主纪青云谈朗诵表演艺术

金话筒得主纪青云


谈朗诵表演艺术





朗诵艺术的表现特征

(一)热情洋溢的表演心态
什么是热情表演心态?
就像我们站在这个舞台上,你是要把你自己的文艺作品、文章的理解传达给你的听众,这个时候就是一种当众热情表演的心态,所以说就不同于我们日常当中聊天,也不同于我们日常当中的谈话,也不同于我们在上课的时候朗读你的课本,更不同于演讲,那么它就是以朗读者当众表演的心态面对大家。既然是表演的心态,你就要求你的声音要所谓的“朗”,“朗”就是声音要清晰响亮地说出去,这个时候就要求你的眼神、身段、服装、手势都要有一定之规。
1.眼神
很多人第一次朗诵的时候都不知道眼睛往哪看,这个话怎么说呢?心里面特别的发怵,这个时候你这个眼神应该是什么样的?应该落落大方。我觉得眼神一定要顾及到方方面面,你要真诚地看待别人、大大方方地看。比方说我们站在这个台上我们的眼睛往哪看?我和第一排的观众距离不远很近,这个时候我的眼神应该顾及到第三排、第四排的中间。如果我站在舞台的后边,舞台的延伸度非常大的时候,我就是看在第二排、第三排的观众。你不能老盯着他看,那别的观众就是会有一种受冷落的感觉,这个时候你还要适时往后看、往左看、往右看,看的时候要真诚的看你要瞟,这样好像让人觉得这是怎么回事。你们看歌手上台的时候他会顾及到每一个方向的观众,一会站在左面,右面,后面还要跟观众打招呼,这就是一种沟通与交流。那么这种沟通与交流是非常非常重要的,你必须面对你的观众,你要有一种强烈的跟他沟通、交流的愿望。就像我们生活当中,你跟别人说话你不凝视别人的眼睛,他会觉得你漫不经心,你必须要热情洋溢。我们讲了眼神所以大家一定要落落大方,站在舞台上眼睛往哪看?我刚才也简单地跟大家说了。如果说这个舞台的延伸度很高那么在第二排,如果很接近就看三排、四排的观众。
另外就是有的人在朗诵的时候非常羞怯,眼神是游离的不敢看人低着头不敢说,甚至有的去应职、求职的时候不敢面视我们主考官的眼睛,这个时候说明你内心是惶恐的,你内心是不自信的,大大方方地、大胆地去跟他对视交流,把你内心深处最想表达的东西告诉他,因为眼睛是心灵的窗口,要告诉他。
2.身段
身段是我们非语言表达的一种方式。有的人上了台以后特别紧张不知道该怎么站,我在辅导的课程当中我会经常发现这样的一些情况:每一个人包括你跟领导说话,或者是你是领导你要面对你的职工说话的时候,有的人毛病挺多,一点也没有意识到或者就是各种各样的表情动作非常多,有的人站在舞台上特别紧张两个手向个小木棍一样,把自己捆绑的很紧,你会不自觉地告诉别人说你紧张,这种紧迫感压迫着你越来越紧张,崩的特别的紧。一定要放松,就像生活当中这样很自然。有的时候第一次上台,或者你跟领导说,或者你去求职,或者你站在舞台的时候,你有一种手足无措的感觉。我经常跟我的学生说你要是特别紧张的话,你不妨拿一支笔,它能保持缓冲你紧张的状态,这个时候你的身段要放松,重心一定要放在脚上。有的人放在双臂上,有的人放在单脚上,你的身体会倾斜,后倾特别让人产生不稳当的感觉。在台上男士应该双脚和你的肩膀保持宽度一致,身体稍微向前倾一点,这样稳;女士应该八字脚站着,要不就是丁字步站着,这样在舞台上也好看,有一种美感这样就放松了。
3.表情
表情要自然要有一点动作,不要来回走动。另外在平时注意当中,很多人的表情由于生活当中从小养成一种习惯,他一读东西的时候就会皱眉,要不爱吐舌头,很多家长不在意的这些毛病,其实表情就是放松和自然,一个很好的练习方式就是你自己在家里对着镜子,你找出来你面貌表情最舒服,你认为最好看的这样一种状态。站在舞台上我觉得自然大方就可以了,但是有的时候会抽抽鼻子,有的就抠脸,一紧张就抠头这些都是小毛病,可以改的。表情要自然,不要有一点小动作。
4.手势
手势在朗诵过程当中千万不要太多,因为朗诵主要靠的是语言,而不是手势。它不是舞蹈,舞蹈是肢体语言,而手势主要是辅助语言一个有效的方法。当你的感情到达一定的程度的时候,你情不自禁的用你的手势,来辅助表达你的感受,在这个时候你一定要做。我在日常生活中观察到,有的人上台后朗诵时候他会这样:手是和眼神分离的。你比方说“啊,我的祖国!朝阳从东方冉冉升起。”手和眼神不协调。有的人表示自己的坚定,我叫刘孟然,我今天朗读的题目是:《为了祖国努力学习》不停地做手势,使你眼花缭乱。这个手势一般情况下在三到五分钟之内加一个就可以了。另外手眼一定要结合在一起,你比方说:“啊,远方”远方的时候眼神一定要往远处看,手眼一定要动起来。“啊!青藏高原,是那样的辽阔!”你往前走因为他不在近旁,“呀!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这个是近的,你的眼一定要随着你的内容走,而且手势和眼相统一起来。有的时候你们在朗诵的时候,有的动作特别的怪,最后就是一定要用一个动作表达,不要做一半,请你要做的时候一定要做出来,大大方方地做,一般的时候从手臂伸出来,要做就做完整了。
5.服装
上台的服装要注意,因为舞台毕竟不是生活的状态,舞台的服装一定要和生活区别但不要太过华丽、艳丽。大大方方色彩一定要鲜亮,我们讲的是暖色调,站在台上一定要亮一定要看着和生活当中不一样,切忌穿灰、蓝色彩的衣服,这种色彩的服装我认为上台是不合适的。我接触过很多的演员他们都讲,台上就那么几分钟,因为在激光灯下一定要亮,一定要亮丽光鲜,就几分钟的事所以要给大家留下好的印象,服装上一定要注意。因为上台朗诵一定要大大方方,看着舒服。
(二)得心应口的喷弹力度
我们要想朗诵得好,首先我们的话要说得好,我们怎么让我们的声音特别的响亮,把话说得特别清晰,把内容说得非常清楚?这就需要我们有一个基本条件那就是得心应口的喷弹力度。
什么叫得心应口的喷弹力度?我一张嘴说舌头,刘勰曾经在《文心雕龙》里说过,他说“一人之辩,胜于九鼎之宝;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讲的就是口才。
口才怎么锻炼呢?第一点你说话都含糊不清,你自己说不清楚别人更听不清楚你怎么说话,你怎么才能达到你想说话的效果呢?我的嘴皮子一定要流,这就需要我们的基本功,在座所有的观众我想除了聋哑人,我们每个人都要说话,我们怎么样把话说好,把话说清楚这就需要我们的基本功,基本功谁都能够达到,我简单说一下怎么把话说清楚?我们所有力都用在面部三角基这个部位,其实你用不着太费劲,不过就是唇,不过就是齿,不过就是舌头,口腔发挥一定要到位,大家如果注意一下它就会非常的清晰,比如说“唇”我们说的“唇”喷吐音要说的特别有力,怎么样练呢?我告诉大家平时你说话要把嘴张开,因为在我们汉语普通话里40%的音都带有“a”音,比方说我们河北在石家庄辛集、元氏、鹿泉的“a”音发不好,所以你看“车(吃)了呗(吗),车(吃)了呗(吗)”“锅里做着嘞”他嘴巴不张开。还有你比方说辛集他永远都会说 “八拿(百)八,加哪(拿)大”这是什么原因呢,这是“a”张不开,怎么说呢?“八百八,加拿大”这个“a”音很重要,“a”要怎么发呢?“a”张到能够放下我们的半个拳头,大家跟我做,能够看到你的下牙齿,这样发出来的音是清晰的,“八——八”,因为这个音是我们从小规规矩矩学的第一个音,很多孩子学“a”是我们汉语普通话里学的母音,这个音很重要。你们平时说话要求你自己和孩子要把嘴张大,张大的结果是什么?就是我们每个人都带有自己的音箱,这个音箱就是我们的口。我们整个嘴张大以后,它的口就打开了很简单的一个原理,就是说“共鸣”。
这个“共鸣”如果做到了,那么你的声音就好听响亮了,那么怎么样就张开了呢?你们平时没事的时候,你们在家里就打哈欠,还要看到上、下齿笑着说,这样就开了,你们可以自己试一下,看到上、下齿是一个笑的音。还有啃苹果,那啃苹果一定是上牙往下牙啃,这样的话我们声音就开了,我们声音开了我们的音就是一个饱满的音。
我们讲吐字要如珠,珠就是一个圆的,“珠圆玉润”我们的声音就是饱满的,
比方说“a”音,你看“爸爸——妈妈——白菜——八百”就响亮而清晰,这就需要我们平时多注意练习,嘴巴一定要张开,你告诉你自己的孩子或者是你告诉你自己,我说话口形要打开,口形一旦张开以后,声音它是通透的,就是说你的“共鸣”打开了。因为我们的声音通过我们口腔的时候,它们共鸣的发音点丰富,这个时候你的声音就很响亮。很多人的声音喑哑,它是往里噎不是往外送,很多人说“就是”这样的时候还压喉,声音出不来不响亮。有的人说这人的声音共鸣音很丰富。共鸣音是什么?我们每个人都有,只要练就都能够得到的。就是你把你的嘴巴张开,张开以后努力把说话的感觉就像打哈欠,闭嘴打哈欠,这是时候你上堂是立着的,小舌是提起来的,这个时候的声音就是好听的,是圆的不是扁的。有的人说话不清楚闭着嘴“我要去,说不说,”你不张嘴怎么能听清楚你说的话,你说话的时候压喉时间长了嗓子哑,为什么很多人声音是哑的,声带总出毛病,嗓子总疼。有很多老师讲上两节课嗓子就疼的不行了为什么?就是你的共鸣掌握的不好。我们每个人都可以掌握这个,这是我们平时的口形“a”。
 
1.唇的练习
说话人家都说“三寸不烂之舌”,说的是什么呢?就是说你的唇和舌头特别的灵度。特别的灵度怎么样练呢?我们说话有好几个音都在这个位置上,所以唇的喷弹一定要有弹性,唇的开齐合撮这些音呢,开是打开,比方说“a”开口音,在我们现代汉语上语音上都有,开口音就是“a 、o”这些是最响亮的。唇音还有齐齿音就是所有带“i”的音,比方说“i——ia——ie”所有带“i”的音都需要唇咧开。撮口音“学语言、用语言”都需要唇动,还有开齐合撮,合是合口呼“u”,所以唇的灵度非常的重要。你要教你的孩子说话,你作为一个家长那你必须从小让他养成一个好习惯,唇动起来,嘴张开。平时我们练习的时候有一个唇部体操,“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我们要让我们的唇齿动起来,唇——喷。
  (1)双唇紧闭发出“p——p——p”的声音,让我们的唇有力地喷动起来。(2)“piě”双唇紧闭起撇嘴。
(3)“liě”双唇紧闭。
(4)双唇紧闭,然后360℃环绕。
2.舌头的练习
让我们的舌头灵活起来,第一舌头一定要弹动有力,“巧舌如簧”是什么把戏?让我们的舌头能够拉,能够伸。就是让舌头能够伸出自如。那么舌头应该怎么练呢?
(1)弹。舌尖顶在牙齿的背后发出“dǎ——dǎ——dǎ”的声音,这是舌尖的练习。因为在舌尖的部位我们有很多种音,比方说“d——t——n——l——z——c——s——j——q——x”都需要舌尖的力度,在石家庄地区很多人不会发“z——c——s”的音,我觉得就特别的奇怪,永远都说“zh——ch——sh”“邹(走)吧”你们听过吗?“走吧”这就需要你的舌尖,这主要是发音的位置不对。很多家长不管,觉得无所谓,可是这个无所谓习惯成自然,优秀是一种习惯,你要让他从小“邹(走)”,等大了就太难改了,你就听着不舒服,因为我觉得一个人的文明程度,受教育程度很大部分都体现在你的语言上,你说一口标准流利的普通话,在跟别人交流的时候,语言又特别到位,说话又特别有条理一听感觉就很舒服,这个是弹。
(2)顶。怎么顶?闭住嘴,舌尖顶下齿,舌面逐渐上翘,也是练习你舌尖的力度。
(3)绕。舌尖在口内左右顶口腔壁,在门牙上下转圈。
(4)刮。舌尖顶住下齿背不要伸出来,用你的舌根用力。另外有一个人咳嗽了,你用了舌根使了劲了,因为平时你没有锻炼,就像咱们跑步,平时不跑突然一跑步浑身疼。疼是你的肌肉受到了一定的振动,时间长了就好了。
(5)伸。舌尖往下伸,往下巴颏,这就是让舌头在口腔里想翻就翻,想怎么就怎么。
(6)立。咱们俗话说的翻舌头,让你的舌头左右翻动。
这样就等于我们舌头每天在锻炼,让我们的唇和舌有机地灵动起来。时间长了以后你自然而然的练会。北京人说话就懒,不愿意动唇,“干嘛干嘛你”“吃了嘛你吃了嘛你”懒的要命。说话不清楚就是你的舌和唇不愿意动弹。实际上很简单你动起来就可以了,说话就清楚了。
(三)夸大其词的练习
怎么说话清晰呢?(1)一定要把你的上下唇和上下齿贴起来,注意唇齿舌的间断。“白菜——白菜”“燕赵讲坛”。从我们普通话来说叫正确的发音,正确的发音要领是“提前基,打槽牙,挺软腭,松下巴”提前基笑起来,微笑的时候你的上下唇和你的上下齿自然而然就贴近了。这都源于我们中国几千年前传统的戏曲,就说面白特别重要,一张嘴字字如珠,字字如珠就是讲上下唇紧贴在一起,说话特别清晰。
有的时候需要一些夸大其词的练习,夸大其词的练习就是我们平时的练习一定要注意,你比方说象小孩刚开始练习的时候,你就让他把每一个字音在嘴形上表现出来,“白——白”就把普通话说好了。咱们石家庄有好多人都说“傻(石)庄”,咱们作为石家庄人多骄傲啊,你说“傻(石)庄”,怎么就“傻庄”了呢,我觉得这对咱们的城市非但没有维护,反而有点糟践,所以说你的普通话要说得好,说得清晰。别在说“八哪(百)马(八),加哪(拿)大”你就说“八百八,加拿大”把“a”张开,最主要是把“a”发成圆音了,你扁一点嘴巴张开就出来了,所以说普通话说好学也好学,主要是它的位置,舌头的位置,声调的标准对不对。比方说唐山,他主要是声调的问题,明明是两声“唐山”,他们非要发出三声“躺(唐)山”这就形成了方言。
我觉得你要想朗诵好,普通话非常重要,平时的我们的唇齿舌也特别重要。所有的观众听众们听我们讲,最起码你笑着说话,因为微笑能够给人带来良好的心态,也是交际特别好的方式,你微笑地面对别人,别人就会觉得很温暖,冰冰冷冷说出的话也不好听,你要是板着脸就不符合提前基的要求,你只要提前基做好声音的色彩就明亮了,所以我们刚开始练习的时候一定要夸大其词的练。夸大其词的练习对于我们把每一个字都读准特别有帮助,尤其我们作为教师或者是作为家长,你对你的孩子你自己都是一个特别大的帮助和促进作用,这是我们讲的第三点,第一我们讲的表演心态,第二喷吐力度,第三夸大其词,我们只要把每一个音在我们唇形上展示出来就行,比方说高考的“考”字在我们石家庄很多人都是“抠(考)试”,主要是这个音没有在唇形上展示出来,归音到位是什么意思?是到了那个位置,发哪个音到哪个位置就对了,跟我读“考试——考试”“真好——好”,归到哪就到哪,这样我们的字音,普通话就很清楚了,很响亮了。
(四)张驰鲜明的疏密尺度
张驰鲜明的疏密尺度是怎么一回事?在生活当中有的一说话你简直是没有办法忍受,为什么?他就会一口气,说话的语速很快根本没有停息的过程;有的人慢条斯理慢得你就听着特别的别扭,我最近刚刚带了一个学生,她是一中的那孩子长的又漂亮而且学习又好,但是她一说话语速很快“我要当主持人”我说那你先读个东西,“张嘴像打哈欠,闭嘴象啃苹果……”她说的时候她也着急说不出来。为什么?这就是说所谓的张弛、疏密有度就是在说话当中,有慢的也有快的时候,这一句话里也许有的词连在一起,也许有的词就分开,比方说这首诗《赠汪伦》,一般在我们上学的时候读呢,课堂上的要求,我觉得老师对孩子们的朗读,我觉得有种误导,误导就是在语言当中他都会齐声读,学生们总会养成一种习惯,永远都是一个节奏那可不行。在这个朗读当中大家可以看:
李白—→乘舟—→将→欲行—→,
忽闻—→岸上—→踏→歌→声—→ 。
桃花—→潭水—→深—→千尺—→ ,
不及→汪伦——→送—→我→情—→ 。
这一个句子当中就是有疏有密的,你比方说“锄禾日当午”这个锄禾我们从小可能我们人生当中接受的第一首诗也许就是这首诗,教我们怎么样学会勤俭,教我们知道粮食得来不易,一般情况下“锄禾”怎么了?“日”是太阳,就是在太阳最毒辣的时候,依然辛苦地在田地里耕作,那“日”要上去要突出起来,“锄禾—→日↗-→当午—→”滴是往哪滴?滴一定要往下“汗滴↘河—→下土”“谁知盘中餐?”问,“粒粒皆辛苦”每一粒都饱含着艰辛,那这首诗就读得疏密有度、张驰有力、高低起伏、抑扬顿挫了,这个时候我们这首诗让人读就能读出韵味和感情了,如果都是一个调就没有古诗的味道了,这个时候你就要充满了感情,然后让语言有疏密鲜明的尺度。
(五)高低起伏的抑扬幅度
你说话的时候千万不要用一个调来读,你一定要读得像大河流水一样,有高有低有滚滚而来,当发了洪水或者是我们来到黄河瀑布的时候,那种奔腾向前的气势磅礴的状态和小溪潺潺流动的感觉是不一样的,就像我们朗读一样,有高有低有起有落不一样,比方说“举头望明月” 朗读:“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一个望一个低就把幅度拉大,读的时候就会觉得特别过瘾,你不会觉得它特别平。我们朗读的时候也应该遵循这么一个原则,“文字爬山语不平”,小山丘你爬它做什么,要不怎么说爬泰山去了,游览重山角的感觉,这十八盘山路,一盘一盘爬起来终于站在峰顶,俯瞰群山那种痛快感不一样,同样我们读东西说话的时候,你看领导作报告的时候,如果你们单位的领导他的声音一点也不抑扬顿挫、高低起伏一会就睡觉了,一会就觉得真没劲就觉得不过瘾,所以要说好话或者是朗诵好一定要注意这五个方面问题。
二、语言的技巧
今天我想给大家教一些特别实用的东西,因为这些东西都是在我们日常生活当中有用的,那怎么去准备去一篇稿子。你比方说在单位领导让你发言,你在学校老师说咱们开个主题班会你发言吧,那你必须要准备。拿到一篇稿子你应该怎么准备?
1.弄懂词句。就是一定要先看一遍,千万注意要不出声地看一遍,有的人习惯拿起东西就念,这是一个特别不好的习惯。因为有一种心理现象就是初自记忆,就会留下50%的印象,就是当你第一次错了,你第二次、第三次依然会在同一个地方出错,你们不信可以去试一试。所以说当你拿到一篇稿子包括你辅导你孩子的时候,第一次看课文的时候一定不要让他张嘴读。一定要先看一遍,看有没有生字,有没有生词有没有没弄懂的成语典故,把它都弄懂了知道了然后明白语句的含义以及成语典故。
2.弄清结构。你仔细看一看这篇文章一共分为几个部分,然后归纳一下。比如说这三个自然段说的是一件事我们把它归并为一个层次,那多层次的归并为目的。自然段要划分小层次,你要明白语句之间、段与段之间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它们内在的联系。千万不要见逗号、见句号、见段落就停,这样读得就散了。就是说这三个段是说的一个意思我就把这三段连起来读,下一段又是另一个意思我就在中间稍事停顿一下,你就敢大胆地停顿,千万不要说我一停顿会不会觉得别扭或者说断了,绝对不会的。
3.弄明主题。主题就是中心思想,主体的具体性、特殊性和独创性。说到主题我想提醒大家一下,一篇同样主题的文章,写的方法不一样表达的感情就不一样,比方说《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当时的夜晚,朱自清、俞平国先生他们几个好朋友一起到南京秦淮河上荡桨泛舟,同时回来写的同一件事而不同的文章《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但是主题是不一样的,写作的方法也不一样。同一件事也许不是同一个主题,大家一定要把他弄清楚,就他的这种特殊性在哪?为什么他会这样写?你比方说写春天,很多人都写了讴歌春天的文章,每个人和每个人角度不一样自然主题也就不一样了。
技术支持: 云畅网站建设 | 管理登录
seo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