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配音总汇 >>配音朗诵知识库 >> 《陈叙一走了,译制片死了》附上译历史介绍视频
详细内容

《陈叙一走了,译制片死了》附上译历史介绍视频

《陈叙一走了,译制片死了》


附上译历史介绍视频






陈叙一(1918~1992)湖南长沙人,上海电影译制厂前厂长,翻译家,导演。
    曾经有那样一个年代,上海电影译制厂的配音演员们,就是中国人心目中的“天皇巨星”。他们每天收到不计其数的观众来信,他们的台词成了中国人口中的时髦用语,人们甚至以熟练模仿他们的声音为荣。
    这支被誉为“不可复制的黄金组合”的配音演员队伍,至今仍为后人遥想和怀念。在这道眩目的光芒后,它的缔造者陈叙一却慢慢隐退。
    在现今存世的数张上译厂合影中,这位厂长总站在边缘位置。这正如他一贯的低调作风,在各种公开场合,他总是把配音演员们往前推,自己则默默隐在人群后。年轻人都“嚣张”地喊他“老头子”,只有对他有意见时,才会叫他“陈厂长”。
    陈叙一翻译和润色过的剧本,因为意思贴切,分寸拿捏得恰到好处,被配音演员们称为“艺术品”。但他坚持不在影片和剧本上挂自己的名字。尽管一生翻译了近300部电影,可在评职称时,却拿不出足够数量的作品来证明他的业绩。
    他一生追求的目标并非名利,只是想让译制片的配音,也能如同原声一样“原汁原味”。
    上译厂的配音演员们公认,只有在陈叙一这里,配音才真正被当作一种艺术来对待。描述他最为传神的段子,是在某一出戏中,他认为女主角一句台词“雨停了”说得过于苍白,没能传达出人物的内心活动,于是他给演员们详细分析了女主角的处境和感受,谈了整整一个半天。随后,上译厂便流传开来:陈厂长说戏,光“雨停了”三个字,就讲了半天哩。
    上译厂配音演员中的翘楚人物邱岳峰,由他和李梓配音的《简·爱》,至今被奉为译制片中的“经典教科书”。但很少有人知道,邱岳峰因为嗓音嘶哑,先天条件不足,险些在上译厂的面试中被淘汰。
    只有陈叙一坚持认为,邱岳峰理解能力强,嗓音虽怪却极有特色,只要使用得当,会有独特的韵味和魅力,于是力排众议,将邱岳峰留下,这才有了日后的一代配音大师。
    上译厂的这位奠基人,对待工作如中魔咒。在担任厂长的20多年里,每天早晨七点三刻之前,他一定会骑着他那辆旧自行车出现在厂区,开始例行巡视,检查各个部门工作是否到位,以保证八点钟一到,实录棚便可亮起红灯,准时开工。
    有时,为想一个恰当的翻译入了神,年过六旬的陈叙一会一个人坐在角落里默数口型。即使正在吃饭,手指也会不自觉地在桌子上一下下敲着数音节。甚至,浸脚时也心不在焉,浑然不知袜子还套在脚上。
    电影《虎口脱险》中,有一幕经典的土耳其浴室接头戏。尚华和于鼎配音的指挥家和油漆匠,哼着“Tea for two”作为接头暗号。在原来的译本中,“Tea for two”被译为“情侣茶”,虽然意思也对,但演员怎么唱都别扭。陈叙一回家左思右想,第二天到厂里,把“情侣茶”改成了“鸳鸯茶”,同事们拍案叫绝。
    改动虽小,却是大师手笔。有网友笑评:“放在今天,谁还能想出这么贴切的词来?不被翻译成‘两杯茶’,就算不错了。”
    陈叙一生前翻译的最后一部作品,是英国电视连续剧《是,大臣》。那是一部在行家看来“几乎无法翻译”的电视剧,里面充满了英式的俚语、双关语甚至三关语。此时,他已患喉癌,刚做了声带切除手术。尽管无法言语,但陈叙一翻译好交到导演手中的剧本,每一页稿纸四边的空白处,都写满了有关台词的注解,甚至还会注明:影片中的人在玩什么牌,怎么个玩法,演员们应该怎么叫牌。
    他并没有像自己曾经立下的誓言一样“倒在话筒前”,却是在床上看剧本时突然昏迷。弥留之际,女儿依然看见,他的手指还在床沿上一下下敲着数音节。
    在陈叙一离开的这10多年里,人们能看到的外国电影越来越多,但从中能欣赏到的汉语之美,却越来越少。英文原声加中文字幕,已成了影迷们的不二选择。在上译厂成立整整50周年的今天,在汇集了中国译制片爱好者的“中国配音网”上,有网友哀叹:“陈叙一走了,译制片死了。”
    而陈叙一已然看不到这一切。他被安葬在上海一个靠海的陵园里,墓碑是胶片形状的黑色大理石。偶尔也会有些不知名的祭拜者来到这里,在墓碑边放上一朵小小的康乃馨。

以下的视频是木成在优酷搜的,有上译的原始资料和陈叙的介绍。




下面是上译50年~






技术支持: 云畅网站建设 | 管理登录
seo seo